2020年是上滕建築的第12週年,作為一個年輕的空間專業團隊,總是不斷地摸索嘗試,此次作品展是自我探究、梳理過去12年來的建築實踐過程,什麼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與建築本質?
「感知之間」,作為貫穿作品展的主題,因為我們相信,空間是承載生活的容器,所以「空間、生活的感知」是最核心的議題!如何讓人們感知到空間場域、感知到自然的風與陽光、感知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有真實的生活存在感!「感知」關係到外在涵構環境、空間的形式、構築材料與機能使用等,彼此之間的介面連動處理,就是空間設計。因此空間設計非關設計風格,而是一連串不同「感知」營造與體驗。
用「感知之間」檢視上滕建築過往作品,如何更精準的營造「感知」也是上滕未來努力的方向。相信透過這樣的建築自我探尋與對話,能幫助釐清上滕建築的本質,讓我們更堅定邁向下一個12 年!
上滕建築12年作品專輯:感知之間 Making Perception
本專輯記錄著12年來上滕摸索的過程,
總共收錄25個案子,
範圍涵括從小住宅、 宿舍到社會住宅,
從一張桌子、一座橋到一棟生命紀念館,
從20億工程造價的廠房到 2萬元材料費的涼亭!
有費盡心力建造成的空間,也有未能完成的遺珠之憾!
與您分享12年來的喜悅與淚水。
銘傳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
上滕建築事務所以及(新任主持人楊秋鈺張雯怡於2008年成立,之後合夥人劉彥努力成立。10年餘的努力,成就公共工程案例,但其核心創作則為住宅設計。
湧現“上滕”,一則可能冒出、向上的力量,則是另一個必須生存於深根的力量作品;對於一個年輕的工作室,作品的出現肯定存在自己的價值,具有可被評述的深度,更需要創作者時刻對自己提出的質疑,並尋求突破。
「上滕」對於那些來自於其建築美學的挑戰,二則空間感的意義合二為一。在合作其建築師揮之不去的緊束感,以及其尋求的努力。
在一個設計及營建、思考及實踐的大規模的台灣建築生產關係下,夾縫下的創意突破伸而出的「上滕」提升自身對於空間的探索,並以尋求力的選擇作為設計的本質。“知覺性空間”的定義來自於人身體作為座標,以資感受周遭並○○○記憶中的,並勇闖;上滕”不採用可理解的設計風格設計任何接口的“材料,能以建築的配置、內外關係的使用、合體的材料,讓建築能成為連接周遭環境,以喚起人們的生活感。生活感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它就是一種召喚「我曾在此」的認識感。Déjà vu「既視感」是一個非常相似的認識認識感的知覺反應;「曾經生活過」(Déjà vecu)的經驗常來自於真實及想像的混合,「大概就是這樣吧!」、「對!好像就是這樣的感覺!”喚起是一個已經逝去的往的,而有最真實的情感、成分就是感受的那股風、那道光、那空氣、那水痕、那地面、那底層以及已經模糊的掉了的“曾經的感覺”。
「大概」(approximation) 說明這種「曾經」的連接感,但是「大概」並非隨意或散漫,而是在設計上必須更加準確。回顧許多歷史上試圖描繪類似建築論述的觀點,阿道.羅西(A. Rossi) 的符號類同論(analogues)、科林.羅德(C. Rowe) 的拼貼及綴補法(bricolage),以及甘尼斯.佛蘭頓(K. Frampton) 的「批判型地域論述」以及之後修正的「反身式地域主義」(reflectiveregionalism);不論他們的論述為何,其說法都在尋求實踐中對於逝去空間以及逝去時間的感動,但這感動絕對無關風格,而是來自於重新定義人與物質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猶如西班牙哲學家奧特嘉·伊·加塞特(Ortega y Gasset) 所說:「我是我以及我的周遭」(Yo soy yo y mi circunstancia);我的存在來自於我、我身邊的物件以及自然的周遭。「我的存在」不可能被切片在單一的時間或是空間中,它們混合著加塞特所所說的物件( 如建築材構的各部分) 以及出現在「我」周遭自然環境的種種。「曾經經歷過的不會忘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在神隱少女電影中,當白龍想起了它前世的河川的身分,它的存在被喚起。
「上滕」的建築期待呈現的是找到「我」存在上的「既視」空間感,並以最低度的物質性放大出最豐富的知覺感受。在面對歷史上最豐盛的資訊及物質文明,但同時「忘記」也成了生活宿命的奇異年代,建築甚至已經被貶抑為可隨時被拋棄的日常用品。可悲! 但柯比意在上個世紀中期曾說過:「但,我們仍然還有建築。」這是一個自信的豪語,或是一個無奈中最後一搏的誓言、或許都對吧! 但不論怎麼說,建築在可預見的時日,都還是我們由生至死過程中最堅實也最長久的堡壘;我們感受它的味道、踏著它的地面、感受它的光影、望著窗外的一景,直到……我們歲月的疊加再累加。
一個年輕如「上滕」的寫照,如果人的生命來比喻,大概就是想,它跳起躍躍欲試的勇氣,看到一個缺乏歷練的尷尬年歲。但就是勇敢無敵,它化解尷尬的能力,並在持續奮戰中持續精進。偶有建築失敗的工人會陪自己練,就是能磨出的磨練,就像出名的建築師,他們就能夠經歷一場又一場場場設計建造和建造對於一個願意在有限的中奮進的建築師事務所,我們要打打鼓勵,並期待這正值地成長的「上滕」青年、由青年邁向青年變成。」終將成為台灣重要的建築師建築師。行列中的一員。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最近幾年新世代的台灣建築師,紛紛舉辦建築作品展,或是自行出版作品集,真是難得的好現象。無論是作品個展或是集結作品出版,都是一種自我辯證與反思的機會,也是透過自我論述與他者評論雙向的建築再生產過程,更不用說能創造同世代建築家之間溝通與交流的場域。建築師從事這樣十分耗費力氣與心思的活動,實在應該獲得讚賞。
建築在創作的同時,公開提出建築理想與設計觀念的論述,雖然並非必要的過程,卻是建築作者內在不可缺少的建築思維。實際上許多建築大師的作品優秀且對建築文化深具啟發性,但本人並不太針對作品多做解釋,這也無損於建築作品本身的價值。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優秀的建築,是無意識下嘗試錯誤產生出來的,因為建築作品本身無法不自然而然的顯露出作者的美感或價值觀。同樣的,對於建築創作多所論述且言論精闢,但作品無幾甚至厥如,在建築文化與藝術領域上的貢獻仍是舉足輕重的。
所以建築設計與建築論述皆為建築創作的行為,是二種性質不同卻同時存在的創作形式。從這樣的理解再來閱讀這本作品集,看到同時收錄著實踐落成的建築與紙上建築作品,也同時收錄著作品履歷、學經歷背景與自問自答的建築言論,可以窺見上騰的建築師們企圖完整的紀錄與公開自己的創作行為,白紙黑字的攤在眾人面前,並亟待公開展示,藉由他者磨刀霍霍的評論,剖析自己,以提升自我。
我對上滕的作品雖知一二,但整體檢視他們的創作足跡,也是首次。這次的作品展與作品集以「感知x 之間」(MAKING ‧ PERCEPTION)為題,點出事務所作品的設計取向首重空間的感知,特別是在自然環境與城市脈絡中,藉由構築細部與材料的鋪陳,以及空間介面的構成,招引風雨光影與四季的變化,自然天成的建構自己的建築空間美學。同時在這些建築空間的背後,還潛藏著作者內在重視人本、尊重生命、奉獻入世等等源自宗教信仰的精神。
不管各個建築各自的機能為何,我喜歡這些建築作品,在建築配置的彎曲、轉折或併行,開創了空間與空間之間、人與人之間多元視角的相對相視﹔在各樓層之間的穿孔挑空或滑動爬升,使得氣流、光影與氛圍流動穿梭於自然之間﹔在樓板的飄浮與水平延伸,或是鑲嵌於地景的起伏,界定了人為構築與自然環境之間調適的關係﹔在由室內到室外、空間與空間之間材料細緻的銜接與分割,開啟人體在空間之中各樣感官的清新體驗…。
亙古至今,人類由大地挖穴、砌石、立柱…從事居住空間的各樣構築行為,無不面對自然風土的條件與建築的重量及外力,從而創立不同時代不同理念的建築美學,各個建築作家也嘗試建構對空間的獨自見解與建築的新語彙。期待歷經12 年歲月的開創期,邁向成熟階段的上滕建築師事務所,能透過這次的活動,打開嶄新的格局。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多年來所持續並長期關注的是對年齡在45 歲左右所謂「青年建築師」作品表現,總認為我們可以在這個年齡世代建築師的作品中,看到建築師因自我挑戰而產生對建築創作的態度,從而形成「持續創作」的習慣,讓創作的心靈因此尋獲最大的「自由」。
12 年的時間對形成可持續創作的態度養成的建築師而言,在為爭取更多專業作品質量室現之際,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選擇以「展覽」做為一種量度,量度過去12 年所形成的當下,也同時量度未來12 年的期許,希望以展覽為鏡面對自己的建築設計創作。
面對建築設計創作,上滕的建築作品中,頻繁的藉材料豐富的物質性具體呈現人、空間、自然三者之間的互動有如默劇般的表演節奏的同時,也謙虛的表現了的階段性時間量度的概念下,上滕在建築設計上表現心靈自由的雛型。期待上滕在下一個12 年,能更成熟的呈現及超越可被現實量度的自信與自由。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
上滕自成立已歷12 年,以建築師事務所的生命週期來看,此時可謂正處於青少年期。這樣年紀的事務所,要辦作品成果展覽可能讓建築領域人士感到稍微早了點,但若以人生的成年禮來看待,也算是值得大家肯定的事,同時能在整理回顧中有助於建立向前行來的論述基礎。此外,若認識這個事務所的成員,也會感受到他們有如修行者願意無私分享的慈悲溫潤的人格特質,便也能夠理解他們以心得分享來籌備展覽的初衷。
個人開始與上滕合作策畫展覽,經歷年餘的討論後,展覽主題陸續浮現出「自然」、「生活感」、「事件」、「本質」等詞,偶然間在楊建築師的筆記本上一頁的關係示意圖手稿上,出現著「感知」座落於紙張中心,成為串聯著其他實踐面向的關鍵角色。當「感知」被確認為展覽的主題,竟也巧合地與上滕第一個里程碑「自然的感知_ 生態時代展覽館」相互呼應。
無論「本質」或「感知」,都是哲學上長期的主要核心問題。希臘時期的哲學家柏拉圖的論點中,「本質」是萬物最堅定不變的部分,而人類則經常受到非恆常穩定的「感官經驗」所蒙蔽,因而無法在面對懷疑論者質疑所認識的事物的真實性時站穩腳步,不可靠的感官經驗與可靠知識自此在哲學史上處於兩端的對立角色。啟蒙時期後,時代關注焦點轉向人類自身,肯定身體能夠察知外在世界的確實的作用,不再懷疑透過感官捕捉現象的產生心理作用而建立的知識,於是,透過相同的感官作用來進行建築設計,也是確定的、可靠的。
在一般人的五種感知能力之中,《肌膚之目》一書作者尤哈尼·帕拉斯瑪企圖提醒世人「視覺」在其中的主導地位,也同時向世人提倡「觸覺感官」在體驗與理解世界的重要性,取代視覺在消點透視的主導地位,重新以身體為中心,把肌膚當作為一種眼睛。一但我們把身體作為一種綜合感知經驗的接收器,以此觀看建築作品時,所得的是包圍、溫暖、聲音、氣味、質感、氛圍、空間感、事件感、親暱、熱絡、孤寂、疏離、閒適、靜謐、陰鬱、時光流逝等感知經驗。一但再以此角度來「觀看」上滕的作品時,則產生了更清晰透徹的理解,也可讓當代視覺氾濫的年代裡的建築實踐者反思是否過度依賴於視覺操作。
感知自然/ 人與外物
上滕的作品分布於基隆、台北市、新北市、宜蘭、花蓮、桃園、新竹、苗栗、台南、澎湖、金門等地,自都市到鄉村。類型則涵蓋私人住宅、集合住宅、社會住宅、民宿、旅館、企業商辦大樓、學校建築、宿舍大樓、活動中心、休閒農場、室內設計、地景、橋樑、家具等。在多樣化的座落地點環境,以及多元的機能類型裡,上滕的感知操作有高度的發揮空間,以居住為本質,從家宅到公共住宅,從自由的獨棟住宅到典型三房兩廳,使用者的感知狀態被設計者仔細地安排與處理,透過物質操作,讓居於其中的感官經驗獲得滿足。
在建築空間中眾多的感知對象裡,上滕的建築作品一直有著強烈與「自然」的聯結,無一不企圖創造多重讓居者感知建築外部自然的機會,探討人居於空間中如何與萬物天地維持聯繫。
論及建築與自然的「關係」,以淺白的層次來說,即建築是人造的,與自然是對立的,然而這兩者之間關係並非僅僅如此簡單。人為創造領域中的設計與藝術與自然的交會,在歷史向度上,受到來自東方的啟發,包括思想、工藝品、山水畫等,西方自18 世紀開始了對自然的嚮往,從自然的造型語彙到師法自然,引發新藝術、洛可可等風潮從古典原則中解放出來。而建築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則起源於建築用以抵禦來自大自然的侵擾、提供人類庇護空間的本質,著眼點是在人居空間與自然之間建立一道有效的隔絕。隨著建築材料科技的進展,提供透光透視的大面積的玻璃片、堅強的鋼筋混凝土的結構系統、鋼筋混凝土提供的形體自由度,解放了為塑造有效庇護而形成的內外隔絕,創造出內外翻轉、形體凹凸,裡外交織、內外融合的無限空間可能。
站在建築技術演化的時代基礎上,介於建築與自然之間,上滕追求的是怎麼樣的關係?人在建築中如何感知自然?個人觀察中,上滕作品呈現的設計手法,顯然並非一些簡單如太陽能板、綠色植物陽臺屋頂、透水鋪面、將植物環繞房子之上的綠建築當道手法,亦非凝視自然、將自然視為園林寄情景物,於此之外,上滕作品呈現了擺盪於試探路線中的多重樣態,包括利用自然素材(非工業材料)來建造(一如隈研吾的負建築),或形式上的人造與自然穿插交織,或令人聯想到新藝術時期VictorHorta 設計建造的塔賽爾公館梯間的自然曲線、非對稱特徵,或流動帶狀曲面的使用,或講究創造人的和諧的關係、投射宇宙萬物運行之道、反映天人合一、內外交融的禪學傾向。這些手法透露出年輕事務所的摸索軌跡,而其背後則說明了讓居住者能夠感知自然的強烈意圖,透過各種可得方法來拉近與自然的距離,以及將人際關係納入自然、處理自然同時也處理人際關係的操作。
理性手法追求感性經驗
典型的「老派」建築手法,仍延續在這個年輕的事務所血液中。上滕在設計方法上,有一套逐漸累積成型的理性流程,包括法規檢討、腦力激盪、手繪草圖、實體模型、量體模型(數位模型在比較後期才產出)、量體模型上的材質。配置機能在平面圖上,同步於剖面圖、外觀 study,然後經過來回測試,在限制中提出巧思或突破。這些手法呈現設計者能夠以理性快速地處理與回應課題,並在此之上追求感性經驗。
上滕一貫策略是藉由量體拆解碎化、推移、拉開、挖除、產生虛實交織,產生更多接觸自然上方位置疊合玻璃屋面,以通透輕盈質感打開通往上層的路徑,既是陽台又是出挑屋簷的空間,以微微的傾斜,驅動人去感受外在自然的感官潛能。建築作為人與外物之間的介面,在這奇妙的傾斜簷版上同時產生了激發人的感知與回應外在環境的雙重作用。當身體被覆蓋時產生了受到保護的安全感,「屋頂」帶給心理庇護的作用。在「山簷之家」以重複連續山形屋頂界定了整體建築的內部空間秩序。「阡陌中的住宅 心的家屋」延續了老家合院的山牆意象,和諧地在三層樓建築中結合斜屋頂,創造整體庇護感與閣樓的私密空間。
自然的曲線,在「游於藝髮廊」室內空間中創造連貫一氣的流動感,在「宏達電子 HTC 桃園廠區」與「東門溪跨橋」結合人行動線,創造移動中身體的空間流暢轉換。「澎湖多功能體育館」的曲面天花則折衷了古典圓頂與當代動態空間。「後寮生命紀念館」螺旋動線,則是喚出了生命循環不已的神聖感與生命逝去的靜穆。
「生活感」意味鬆散但並非不嚴謹,鬆散帶出的生活感,如留出空間讓人找到在天地間如何活得閒適自在。「晴朗軒」一案自在隨意化作輕盈簡單的構築,「重簷之家」屋簷兼做陽台的微妙傾斜角度、看似不精準的精準的角度,以及樓梯又是屋頂,看似隨興的結合。「高城社區活動中心」的傳聲管提供兒童的嬉戲媒介,創造了聽覺向度,卻正是長輩上下行走時必要的機能之物,幽默而童趣。
感知脈絡
雖然建築師的先天角色是反自然的,但此團隊成員的原始個性中對自然的愛好與童年鄉野空間記憶,對比地反映在作品上處處顯露與自然環境對話的特徵。楊秋煜童年經歷的田間居所、印象中草的氣味、蜻蜓、金龜子等元素,影響了思考如何與大地連結、在建築中追求心靈上的昇華,並盡量的創造一個與自然和諧的建築。他的演講中經常提及藝術家赤瀬川原平的「宇宙的罐頭」一作比喻內外反轉、小小罐頭包含了一個宇宙。「巷子邊上的攤販」一景,也成了完整的天地、一種不自由中的自由,一如所有長型街屋都具備的中庭,對內形成一個獨立自我成全的世界。
張雯怡的童年在熱鬧溫馨的豐原成長,被小鎮尺度的親暱感洗禮,溪流、市街、大榕樹、土地公廟、街屋等日常空間與自然鄉野環境交織的空間經驗成為身體空間記憶。
劉彥佑成長於花蓮,童年中學校緊鄰著太平洋,經常地出遊太魯閣林間溪谷、沙灘海邊,台東太麻里外婆家三合院旁的稻浪跟釋迦園,這些自然環境成為他驕傲的成長經驗。
此外,上滕作品中可辨識出地域性風土建築( 簷板、半戶外空間、豐富材料質感、地域性建築的材料、空間感官經驗營造) 揉合在團隊作品上的影響,可連結楊秋煜、張雯怡在中原碩士班時期的老街街屋與宜蘭地域性建築研究,以及劉彥佑經歷的實踐建築的材料訓練。楊秋煜經過事務所歷練,奠定前述的「老派」、「理性」的建築功夫。從作品的空間組構進行創作脈絡分析,可看出老街屋空間架構( 狹長基地、天井、樓梯等)、空間序列、拆解量體、中介空間、半戶外空間、樓梯與走道的銜接串聯。張雯怡在學生時期參與金門、澎湖及馬祖聚落的測繪調查,觀察到不同的島嶼地區的特殊地理質感與聚落與地域特徵因應協調空間關係。張雯怡參與的第一個建築設計案是九二一地震後的台中光隆國小與中坑國小重建,在其中進行校園生活情境勾勒,合院配置、空間層次、建築與大樹相互環繞,建造根植於土地的建築。
劉彥佑畢業於實踐建築,是一個訓練特色重視材料、手做、實做的學校,常見畢業於實踐的學生有著對特定興趣主題深入執著的特質,加上彥佑個人的細膩性格,成為他掌理概念後的落實執行到細部構造的基礎,包括尋訪製造商與溝通整合,與現場施工監造、溝通。彥佑的建築實務訓練上在上滕養成,6-7 年成為合夥人一員,也稱職地扮演著將概念推往建築落成的執行工作,一如中繼投手的角色。英國AA 都市地景(Landscape Urbanism) 碩士階段對楊、張二人的影響,可見於持續的實驗性動作中,以及在每個案子的限制之中,追求上述可能與想像。AA 階段中接觸的參數化、流動、曲面、多孔質、複雜幾何、adaptive 等也出現在幾個作品,如「生態時代展覽館」、「自然想像的空間」、「宏達電子 HTC 桃園廠區」、「東門溪跨橋」等,但也可觀察到上滕並未全盤接受而過度傾斜擁抱AA 當時的前衛形式,保持了獨立批判的省視能力。在台灣當代建築史脈絡紛雜的建築時代中、多維論述湧現浪潮與同儕百花齊放中加以檢視,雖然上滕位於臺北都會區的地點,加上主持人的國內外高學歷背景,看似都會菁英,卻散發著青草與泥土的氣質,一系列作品呈現出在翻騰浪濤中的摸索試探,帶有主動與被動的驅力,有隨波逐流,有順水推舟,有逆風前行等姿態。
感知:機能之外
建築的本質在於機能,而建築在機能之外( 居住、容納活動、遮風避雨) 的作用,卻才是讓建築真正成為建築。《肌膚之目》作者建議我們打開身體感官來體驗建築,在各種感官經驗中,大概就屬「味覺」最能說明上滕作品的特徵之處。上滕的作品,無非在追尋那個空間該有的味道:在住宅中打造家該有的味道、或是在集合住宅中創造家的味道;在生活中處處尋找生活感的味道,在旅館中、在一棵樹下……
事實上,上滕的作品一開始並不符合我眼中的審美,但這樣的視覺違和感,其實正說明了所有建築師之間存在著的設計方法的異同,而各自建立了不同的視覺範型。透過這一次籌備展覽而進行的重新觀看,我才以肌膚( 與大腦)作為眼睛,看出了上滕的作品並不是以視覺為主的建築,而是以身體經驗、多重感官統合經驗為主的建築,也是到達某個境界而忘卻形式的建築。
《肌膚之目》作者在討論聽覺時也說道:「說到底,建築是一門將靜默石化的藝術…… 強烈的建築體驗平息所有的外部嘈雜;它能讓我們的注意力集中於我們自身獨特的存在。」建築如同一面鏡子,透過感受到建築,反而讓我們感受到自身、感受到外物。在上滕創造的空間中,我們可以察知:「建築是個小宇宙,感知建築即感知世界。」